论坛时间:2019年11月5-8日论坛时间:2019年10月21-25日
2007年11月5日至7日,来自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匈牙利、中国等国家的近百名农业科学家聚会中国杨凌,以“国际农业合作、创新与发展”为主题,就旱区农业与节水农业、高效畜牧业与动物疾病防控、食...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2011 首页» 杨凌国际农业科技论坛» 论坛动态» 2011
访中国农科院副院长王韧研究员
发布时间:2011-11-09 来源:新闻网

“希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旱农研究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访中国农科院副院长王韧研究员

  2011杨凌国际农业科技论坛期间,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农科院副院长王韧研究员,请他谈谈学校如何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快国际化建设步伐。
  曾任英国国际生物防治研究所副所长、国际水稻研究所副所长、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秘书长的王韧,有着丰富的国际农业科技管理工作经验。他说:“很高兴来参加杨凌国际农业科技论坛,这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中国农科院作为中国农业科研的国家队,主要承担农业科研的战略研究、区域性国家重大课题,长期以来,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谈及对学校的印象,王韧说。我是第一次来杨凌,来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我心目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可谓农业科技的重镇,小麦育种专家赵洪璋教授、昆虫分类学家周尧教授等都是享誉国内外的知名科学家。学校不仅有深厚的文化积淀,而且科技积淀也非常深厚。
  在谈到如何加快国际化建设步伐时,王韧指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为在国内外有重要地位、重要影响的农业科教单位,在小麦育种、农业生物技术、旱区农业等研究领域有鲜明的特色和优势,在解决中国“三农”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加快国际化建设步伐,首先要紧紧抓住国内外农业科研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次论坛以“旱区农业:粮食生产、生态修复、区域发展”为主题,吸引了包括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等一批国外知名高校专家参与,可谓“登高一呼,应者云集。”要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仅仅依靠提高粮食主产区产量困难不小。而提高旱农区粮食增产潜力相当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为旱地农业研究的中心,具有良好的研究基础,近年来在国际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今后应在重大农业问题和农业科技问题上开展更加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一定会在旱地农业研究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是注意新学科的发展和传统学科的结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近年来从国外引进了一批优秀人才,在小麦育种、生物技术领域已经开展了系统研究,如果在利用现代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分子标记与育种技术相结合,培养新的优质高产品种取得突破,未来就有可能占领科研制高点,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三是形成农业教育的中心,培养新一代的科学家和农民。近年来,中国农业科教事业取得了迅猛发展,培养了大批农业科技人才,但是缺乏将才、帅才,特别是领军人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要发挥农林水学科齐全的优势,利用地处杨凌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扎扎实实做学问、做教育、做科研,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农业科研领域领军人物,在国内外产生更大的影响。


上一篇: $article.name
下一篇: $article.name
版权所有 © 2006-201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中国.陕西.杨凌邰城路3号  Tel: +86-29-87082857  Fax:+86-29-87082892  Email: ipo@nwsuaf.edu.cn